question-icon 医疗纠纷是否可以去仲裁?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和医院那边协商一直没结果。我听说解决纠纷可以去仲裁,但是不确定医疗纠纷适不适合这种方式。我想知道医疗纠纷能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这样做合不合法呢?
展开 view-more
  • #医疗纠纷
  • #纠纷仲裁
  • #医疗仲裁
  • #仲裁法
  • #合同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纠纷是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说说仲裁的概念。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它是指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选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则进行裁决。在这个过程中,仲裁机构会站在中立的立场,公平公正地处理纠纷。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在医疗纠纷中,如果涉及到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例如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就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合同约定产生的争议,是符合仲裁受理范围的。此外,如果是因医疗侵权行为导致的财产权益纠纷,比如患者因医疗事故遭受的财产损失赔偿问题,在双方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医疗纠纷都能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虽然医疗纠纷主要是民事纠纷,但如果涉及到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比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等问题,就不能通过仲裁解决,而应该按照相关的行政程序来处理。 而且,仲裁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如果患者和医疗机构没有达成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是不予受理的。所以,若想通过仲裁解决医疗纠纷,双方需要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明确的仲裁协议,约定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