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期间主动履行义务,法院会如何判决?
我有个官司到二审了,在二审期间我主动把该履行的义务都履行了,现在就很纠结法院后续会怎么判。我不太懂法律,也不知道主动履行这一行为对判决结果影响大不大,所以想问问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怎么判决。
展开


在二审期间主动履行义务,法院的判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从法律原理上来说,二审主要是对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程序方面进行审查。主动履行义务这一行为体现了当事人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果在二审期间当事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对于案件的处理会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虽然当事人在二审期间主动履行了义务,但从法律程序上,二审法院可能维持原判。不过,在执行层面,由于义务已经履行,执行程序就无需再启动。例如,在一个债务纠纷案件中,一审判决被告偿还原告欠款,被告在二审期间主动将欠款偿还给原告,二审法院可能依然维持一审要求被告还款的判决,但执行庭不会再对被告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如果一审判决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赔偿金额上计算有误,而当事人在二审期间主动履行的义务与纠正后应承担的责任相符,那么二审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判决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在侵权赔偿案件中,一审判决赔偿金额过高,被告在二审期间按照合理金额进行了赔偿,二审法院可能会降低赔偿金额的判决。 另外,如果主动履行义务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请求法院制作调解书,法院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会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一审判决即视为撤销。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