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报警时限是多久?
我前几天出了个交通事故,当时觉得问题不大就没报警,现在感觉事情有点麻烦,想报警处理。就想问问,交通事故报警有没有时间限制啊?要是过了一定时间报警,交警还会受理吗?想了解下这方面具体规定。
展开


在我国,对于交通事故的最长报案时限,《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不过,现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3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这意味着,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有责任和义务马上报警。立即报警能让交警迅速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和处理,这在收集相关证人证言、证物和直接证据方面是关键时机,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及时报警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在事故现场及时报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8条也有相应补救方式。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最长报案时限,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建议尽快报警。时间拖得越久,现场证据可能灭失、证人记忆可能模糊,这都会给事故责任认定和调查工作带来困难,交警部门也可能因报案不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总之,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尽快报警,以保障后续处理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