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侵害后怎样寻求法律援助?


当未成年人遭遇侵害后,寻求法律援助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法律援助,简单来说,就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首先,要明确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通常设在司法局,在各个地方都有相应的办公地点。你可以通过拨打当地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来了解具体的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这是一条专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等服务的热线,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为你解答问题。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虽然这里没有直接列举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情形,但在实际中,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遭受侵害时一般是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其次,准备申请所需的材料。一般需要提供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如果是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同时,要提供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不过对于未成年人被侵害这类情况,很多时候法律援助机构会适当放宽经济困难的审查标准。此外,还需要提供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比如侵害事件的相关证据等。 再者,如果情况紧急,比如不及时处理会使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更大损害,法律援助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即时法律援助。比如先提供律师进行应急的法律帮助,之后再补充相关的申请材料。 最后,在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就会指派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会根据具体的侵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比如代理诉讼、参与调解等,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总之,未成年人被侵害后不用害怕,有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来保障其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