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盗窃多少钱算犯罪?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最近听说他好像参与了盗窃的事。我特别担心,想知道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盗窃金额达到多少就算犯罪了呢?心里没底,就怕孩子不小心触犯了法律,想了解清楚好有个应对办法。
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刑法意义上,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金额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只要盗窃达到这个金额就一定构成犯罪。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不认为是犯罪。比如,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情节轻微,如系初犯或者偶犯、全部退赃退赔、主动投案、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且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等情形。而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不管盗窃金额多少,都不构成盗窃罪。 总之,判断未成年人盗窃是否构成犯罪,不能仅仅看盗窃金额,还需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