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内如何处理交通事故?


在实习期内处理交通事故,其实和非实习期的基本流程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第一要务是确保安全。如果事故发生在道路上,要立即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在来车方向适当距离(一般来说,在普通道路上应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在高速公路上应在车后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如果有人受伤,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及时救治。同时,要拨打122报警电话,向交警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这里的保护现场非常重要,因为现场的状况对于交警判断事故责任有着关键作用。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现场物品,除非是为了抢救伤者等特殊情况。 在交警到达现场后,要如实向交警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要隐瞒或编造事实。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包括测量车辆位置、拍照、绘制现场图等。之后,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当事人陈述以及相关证据等,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关于事故责任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来说,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如果事故双方对责任认定没有异议,接下来就进入赔偿环节。赔偿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交警部门进行调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 对于实习期的驾驶员,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如果在实习期内发生交通事故并被记满12分,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也就是说,可能需要重新考取驾驶证。所以,在实习期内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