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借条必须手写吗?打印的有用吗?

我打算把钱借给朋友,本想着写个借条保障权益,但不确定借条形式。我想知道借条是不是非得手写,要是打印出来,在法律上能不能起到和手写借条一样的作用,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展开 view-more
  • #借条效力
  • #手写借条
  • #打印借条
  • #借条规范
  • #借款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借条并非必须手写,打印的借条也是有用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打印的借条满足这些条件,那它就是有效的。而且《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提到,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打印的借条属于书面形式的一种。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打印借条存在一些风险。因为打印的内容容易被伪造或篡改,如果仅有借款人签名是手写,其他内容是打印的,在发生纠纷时,借款人可能会主张自己是在空白纸上签字,后来被他人添加了内容。比如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案例,出借人拿出打印借条追款,借款人称自己只签了名,借条上借款金额等关键内容是出借人事后添加的,导致双方对簿公堂。 为了降低风险,即便使用打印借条,也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借款人签名同时应按手印,并且要把借款人的信息写清楚身份证号,最好在书写借条时要求借款人提供原件进行核对。其次,借款发生的日期一定要明确,最好精确到日,也可以在借条中约定还款日期,未约定还款日期的,借款人可随时主张返还,约定了还款日的,需在还款日届满时,方可要求返还。另外,借款金额要同时用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并写清币种,防止有人篡改。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比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可能就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在订立借条等民事行为时,内心的想法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致的,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 公序良俗:指的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通俗讲就是不能违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