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粪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最近遇到一起新生儿吸粪的案例,医院方面和家属对于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存在争议。家属认为医院有责任,医院则觉得这是正常生产可能出现的情况。想了解在什么情况下新生儿吸粪会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判定的标准具体是什么。
展开


新生儿吸粪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从一般情况来说,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尽到了应有的注意义务,按照规范的诊疗流程进行操作和观察,即便新生儿出现了吸粪的情况,但没有对新生儿造成其他损伤、病理表现和后遗症,通常不能算是医疗事故。因为胎粪吸入在新生儿中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情况。 然而,如果医院方面存在过错,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异常,新生儿出生后未能及时检查并发现新生儿呼吸道内吸入胎粪,未能及时做好新生儿的复苏工作,诊疗不符合诊疗常规等,导致新生儿出现严重的病变、损伤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例如,曾有案例中婴儿因医院观察不足,延误了剖宫产时间,导致吸入胎粪引发肺炎和其他病变,仅存活了8小时就离开了,在此案例中,医院被判承担相应责任。 在我国,医疗事故的判定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对于新生儿吸粪的情况,要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鉴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