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解释与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民事案件,感觉对方有故意编造事实起诉 的嫌疑。我想了解下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它的构成要件又有哪些,这样我就能判断对方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了。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虚假诉讼罪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在维护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有着关键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解释和构成要件。
首先,关于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这里的“捏造事实”,是指无中生有、凭空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比如,甲与乙之间根本不存在债务关系,但甲却伪造借条向法院起诉乙偿还债务,这就属于典型的捏造事实。而且,“提起民事诉讼”包括在民事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向法院提交虚假证据等行为。
接下来,我们看看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从主体要件来讲,虚假诉讼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比如,公司为了逃避债务,通过虚假诉讼转移资产,那么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
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是在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并且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来达到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是因为对事实认识错误或者证据收集有误而提起诉讼,并不构成虚假诉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