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购买股权形式进行诈骗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
我之前有人跟我推销购买某公司股权,承诺超高回报,我就投了不少钱。结果后来发现这可能是诈骗。我想知道这种以购买股权形式的诈骗,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实施诈骗的人会受到什么惩罚?
展开


以购买股权形式进行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虚构公司股权信息、夸大公司业绩等手段,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在法律上是被严格禁止的。 从法律认定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以购买股权形式的诈骗中,诈骗者通常会虚构公司的股权情况,比如声称公司即将上市,让投资者相信购买股权能获得巨额收益,或者隐瞒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当投资者基于这些虚假信息交付钱财后,诈骗者非法占有这些钱财,就构成了诈骗罪。 关于数额的认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的数额标准对应不同的量刑幅度。 对于量刑,《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如果诈骗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犯罪者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此外,如果诈骗行为涉及到金融领域,还可能触犯其他金融类犯罪的法律规定。受害者在遭遇此类诈骗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