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要赔偿多少钱?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权利人因为侵权行为,原本可以销售出去的产品少卖了,少卖产品所损失的利润就是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就是侵权人通过使用他人专利生产、销售产品所赚取的利润。比如,侵权人使用他人专利生产了一批产品,销售后赚了100万,这100万就是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按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打个比方,专利权人之前把专利许可给别人使用,收取每年10万的许可使用费,那么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就可以参考这个许可使用费,按照一定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也就是说,如果侵权人是故意侵权,而且情节很严重,比如多次侵权、侵权规模很大等情况,赔偿数额可以在前面计算出的数额基础上,最高增加到五倍。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这是在前面几种方法都行不通的情况下,由法院综合各种因素来酌定赔偿数额。比如,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被侵权,侵权行为持续时间不长,规模也不大,法院可能就会在三万元到五百万元这个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赔偿数额。 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比如,专利权人请律师打官司的费用、调查侵权行为的费用等,只要是合理的开支,都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