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是指什么行为?


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一类犯罪的统称。简单来说,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专门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里面涵盖了多种经济犯罪类型。例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它包括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行为。以生产、销售假药罪为例,只要生产或销售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药,就构成此罪。《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再比如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以及其他物品进出境的行为。像走私武器、弹药、假币等,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还有金融诈骗罪,其中包括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等。以集资诈骗罪为例,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经济犯罪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金融、税收、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这些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了解经济犯罪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