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会公开吗?
我儿子是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糊涂犯了罪。现在案件要处理了,我特别担心他的事情会被公开,毕竟他还小,以后的路还长。我就想知道,未成年犯罪在法律上到底会不会公开处理呢?
展开


在我国,未成年犯罪是否公开处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了解“公开”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公开,主要是指审判过程是否允许公众旁听、新闻媒体是否可以报道等情况。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秉持着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促进其改过自新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未成年犯罪的审判过程是不会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公众不能进入法庭旁听审判过程。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给未成年人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名誉,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接受审判和改造。 同时,在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公开传播媒介中,也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即便案件信息需要公开,也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进行保密。这一规定进一步保障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 不过,虽然审判过程不公开,但法院的判决结果通常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不过在公示时,也会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避免其身份被泄露。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