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殴打青少年是否犯法?


父母殴打青少年是可能犯法的。首先要明确,法律是严格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 从法律规定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这里说的家庭暴力,就是行为人通过殴打等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就构成虐待。 如果父母殴打青少年情节比较轻微,没有造成明显的身体伤害等严重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这种行为也是违反法律规范的。比如只是偶尔因为教育方式不当打一下孩子,警察可能会对父母进行告诫教育。 要是殴打行为造成青少年轻伤以上的后果,就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如果父母长期、频繁地殴打青少年,情节恶劣,就可能构成虐待罪。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第一款罪,通常是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总之,父母殴打青少年的行为是可能触犯法律的,青少年如果遭遇这种情况,要勇敢寻求其他亲属、学校、社区或警方的帮助 。 相关概念: 家庭暴力: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