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警记录没验伤在离婚时有用吗?


出警记录没验伤在离婚时是有用的。首先,出警记录具备被认定为法律证据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且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出警记录就属于其中一种证据形式。 在离婚案件中,特别是涉及家庭暴力的情况,出警记录能发挥关键作用。它可以作为家庭暴力行为存在的重要证据,虽然没有验伤,但只要法院查证属实存在家庭暴力,就可能对判决产生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如果能凭借出警记录等证据认定存在家庭暴力,那么在财产分割上,法院可能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也就是遭受家暴的一方。对于孩子抚养权,法院也会倾向于将孩子判给更有利于其成长的一方,存在家暴行为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家暴方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会降低。 另外,若家庭暴力事实存在,受害者在离婚诉讼中还能主张赔偿责任,像因伤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误工薪资、护理津贴、住院膳食费用以及营养补贴等;倘若致残会引发精神损害的,还能索求精神损失补偿。 不过,法院通常并无主动收集证据的职责,大部分情况下该证据需由法院亲自前往公安机构进行取证,但受害者也可向法院提交证据查询申请。并且,如果对方坚决反对离婚,表达愿意悔罪改正,而原告方态度不够坚定,也有可能无法得到判决离婚的结果,最终裁定需根据具体个案决定。 相关概念: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程序的法律。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