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负债等于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和法律相关的事务,对资产和负债的关系不太清楚。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资产减去负债后得到的是什么,这在法律认定和实际操作中有什么意义呢?
展开


从法律和财务的角度来看,资产减去负债等于所有者权益,也被叫做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偿还完所有债务之后,剩下的那部分资产是属于企业所有者的。 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的企业财务会计法规中都有体现。比如在企业清算的时候,要先偿还企业的各项债务,包括向债权人支付欠款等。偿还完债务之后,如果企业还有剩余的资产,这些资产就归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股东。这是因为所有者权益代表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盈余公积是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者尚未分配的利润。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所有者权益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和实力,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的重要依据。同时,在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等过程中,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和分配都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和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