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不予行政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我之前在商场不小心拿了一个小物件,后来意识到算盗窃行为。我很担心会受到行政处罚,想知道在哪些情况下盗窃是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依据。
展开


盗窃不予行政处罚是在特定情形下,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实施盗窃行为的人不给予行政处罚。这里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这意味着,如果盗窃行为本身很轻微,比如只是拿了价值非常小的物品,并且当事人发现后马上改正,把物品归还,没有对他人造成实际的损害,那么就有可能不予行政处罚。如果是第一次实施盗窃行为,造成的危害不大,并且及时认识错误并改正,行政机关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也规定了一些特殊人群盗窃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此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也就是说,如果盗窃行为发生后,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都没有发现,那么之后也就不会再给予行政处罚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