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借出去后借条丢了还能要回来吗?


钱借出去后借条丢了,还是有可能把钱要回来的。借条虽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很有力的凭证,但不是唯一凭证,若能有其他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存在,依然可以主张还钱。 首先,发现借条丢失后,不要急于起诉,建议先和对方友好协商。在不透露借条丢失的情况下,尝试让对方补写借条或者签订新的还款协议。这样做是因为一旦对方知道你没了借条,可能会赖账。若对方同意补写或签订新协议,那么后续按照协议执行即可。比如,约定了新的还款时间和方式,对方就有义务履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这就为我们通过协议确定还款相关事宜提供了法律依据。 要是协商不成,那就要积极搜集其他能证明借贷事实的证据 。像银行的转账回单,它能清晰显示你把钱转给了对方;支付宝或微信转账的凭据也有同样作用;借款时有证明人在场的话,证明人的证言也是证据;还有QQ或微信交流记录,要是其中提到了借款相关内容,也可以作为证据;电话录音,如果能录到对方承认借款事实,同样有效。 在搜集好证据后,如果多次催讨对方还是不还钱,那么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是可行的办法。《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要注意在这个时间内维护自己的权益。起诉时,要按照法院要求提交起诉状、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管辖权证据以及其他能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等材料。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若证据充分能证明借贷事实,即使没有借条,也可能判决你胜诉,让对方还钱。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简单说就是过了这个时间,对方可能以此为由拒绝还钱,你的权利可能得不到法院完全支持。 管辖权: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或权限。不同类型、不同金额的案件,可能由不同的法院来管辖。比如民间借贷案件,可能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等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