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10几年了还能起诉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欠钱10几年了仍然可以起诉。在我国,起诉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法律并没有将超过一定时效作为禁止起诉的条件。 不过,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法律概念——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通俗来讲,就是从你发现对方不还钱,侵害到你的权益,并且你也知道是谁欠你钱的时候开始算,往后三年是诉讼时效。 但这并不意味着超过三年就完全没办法了。虽然超过诉讼时效后,对方享有诉讼时效的抗辩权,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在法庭上提出诉讼时效的问题,法院经审查确认后,可能会驳回你的诉讼请求。但如果对方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是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你的诉求仍有可能得到支持。 另外,《民法典》还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不过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于这10几年的欠款,如果当初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会比较复杂。比如,你向对方催要过欠款,对方明确拒绝,那么诉讼时效从拒绝次日开始计算;或者双方后来协商确定了还款期限,那诉讼时效从期限届满次日起算。 所以,综合来看,虽然欠款已过去10几年,但仍然可以起诉,不过要充分考虑诉讼时效的问题。在起诉前,最好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材料。如果自己拿不准,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来帮助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诉讼时效抗辩权: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