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未明确提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可以起诉解决吗?


遗嘱未明确提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是可以通过起诉解决的。 首先,咱们来说说法定夫妻共同财产。法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没有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直接按照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来处理。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制度,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就适用法定财产制。 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些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比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予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等。这其中就涉及到遗嘱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关系,如果遗嘱没有特别指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遗产,通常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当遗嘱未明确表示某项财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并且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起诉是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的证据和案件情况来进行审理和判决。通常情况下,如果遗嘱没有明确说明,那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有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共同财产,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给生存配偶,剩余的一半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这表明,就算遗嘱没明确说,生存配偶对夫妻共同财产也是有一定权益的。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问题,双方可以先尝试友好协商,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再考虑向法院起诉。这样能通过法律途径公平合理地解决财产争议,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直接适用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所涉及的财产。 法定财产制:是法律直接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制度,在夫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适用。 约定财产制:是夫妻通过协商,以契约形式对夫妻财产关系作出约定的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