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又撤诉有哪些判例?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人,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想撤诉。我想知道有没有类似起诉后又撤诉的判例,看看法院一般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撤诉后会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对我之后再起诉有没有限制之类的。
展开


起诉后又撤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前,主动撤回自己的诉讼请求的行为。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这意味着原告虽然有申请撤诉的权利,但最终是否准许要由法院来决定。 在实际判例中,有多种情况。比如在一些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偿还借款,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与原告达成了和解协议,承诺分期偿还借款,原告于是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通常会准许撤诉。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了和解,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再比如,在一些合同纠纷中,原告起诉后发现自己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为了避免败诉的风险而申请撤诉。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法院也可能会准许撤诉。 不过,如果撤诉是为了规避法律责任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法院可能会不准许撤诉。例如,原告为了拖延时间或者干扰被告正常经营而恶意撤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准许撤诉的裁定。 撤诉后,一般情况下原告还可以再次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是,如果属于行政诉讼等特殊情况,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