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满足哪些条件才会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呢?

最近了解到有故意损毁文物罪这个罪名,不太清楚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此罪。比如是不是只要损坏了文物就会构成犯罪呢?具体对于文物的界定以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等方面该怎么判断?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文物保护
  • #故意犯罪
  • #文物损毁
  • #刑法规定
  • #犯罪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主体条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这意味着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一般是指年满十六周岁,当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故意损毁文物罪不在此列,所以通常需要年满十六周岁。 **主观条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损毁,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某人明知某文物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还故意用锤子去砸毁它,这种主观上的故意就符合该罪的主观条件。 **客体条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国家对于文物的保护有着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这些文物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破坏了国家对文物的正常管理和保护秩序。 **客观条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这里的“损毁”包括多种行为方式,如砸毁、焚烧、拆除、污损等,只要是使文物的完整性、原有形态或者价值受到损害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例如,故意在珍贵文物上刻划、涂抹,使其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就属于客观方面的损毁行为。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