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被法院冻结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身份证本身并不会被法院冻结,通常所说的“身份证被法院冻结”,实际是法院对与身份证关联的个人银行账户、财产等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限制了相关人员的某些行为。 首先,从银行账户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所以,一旦涉及司法执行,法院可以冻结你的银行账户,这会导致你无法自由支取账户内的资金,影响日常的资金使用,像日常消费、还贷款等可能都会受到阻碍。 其次,在高消费及有关消费方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出行等诸多方面会受到很大限制。 再者,在信用方面。法院的执行信息会被纳入征信系统,这会严重影响你的个人信用记录。以后你在申请贷款、信用卡,甚至在一些商业合作中,都会因为不良的信用记录而面临困难。 最后,在司法层面,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