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办不下去没去注销会有什么后果?


当公司办不下去却没有去注销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从工商层面来看,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公司不按时进行年报公示或者存在其他异常经营行为,会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如果长期不处理,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的,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一旦进入这个名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而且,这一不良记录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对公司的信誉和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后续若想恢复正常经营或者开展新的商业活动,都会面临重重阻碍。 其次,在税务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公司即使停止经营,也需要按时进行纳税申报。如果不注销公司,税务登记仍然存在,未申报纳税会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税务机关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限制发票的申领和使用。此外,还会产生滞纳金和罚款,滞纳金是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计算,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费用会不断累积。而且,税务黑名单会关联到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影响其贷款、出国等行为。 再者,对于银行账户,如果公司账户长期不使用且不注销,银行可能会将其列为久悬账户。这种情况下,该法定代表人在这家银行或者其他银行再开立新的账户时,会受到限制或者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 最后,在法律诉讼方面,如果公司存在未了结的债务、合同纠纷等情况,由于公司未注销,法定代表人仍然可能被牵扯进法律诉讼中,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在执行阶段,若公司无法履行判决义务,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也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综上所述,当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时,及时办理注销手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