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中较大数额罚款该如何界定?
我收到了行政处罚告知书,里面提到有较大数额罚款。但我不太清楚这个‘较大数额罚款’到底是怎么界定的,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情况是否合理,所以想了解下在法律上是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个标准的。
展开


在行政处罚中,‘较大数额罚款’是一个重要概念,它会影响到当事人享有的一些重要权利,比如听证权。简单来说,当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决定时,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来为自己进行申辩。 然而,对于‘较大数额罚款’的界定,法律并没有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标准。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会根据不同的领域和情况作出规定。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并没有明确‘较大数额罚款’的具体金额,它只是规定了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通常,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其中就可能涉及对‘较大数额罚款’的界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作出规定。 比如一些地方规定,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元(含本数)、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超过5000元(含本数)的罚款属于较大数额罚款;也有些地方的标准可能更高,对公民是超过2000元,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是超过10000元等。 所以,如果想确定具体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要先看对应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如何规定的,尤其是当地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当事人在面对行政处罚时,可以通过查询相关规定来了解自己遇到的罚款数额是否属于‘较大数额罚款’,从而判断自己是否享有听证等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