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版权和专利权的区别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软件版权和专利权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法律依据不同**: 软件版权的保护依据是《著作权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这意味着只要软件具有独创性等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受到版权保护。例如,一个程序员独立开发的具有独特功能和代码逻辑的软件,从创作完成那一刻起就享有版权。而软件的专利保护依据的是《专利法》,并且在审查时要参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若干问题”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说,软件要申请专利,需要满足专利法中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一系列严格要求。 **申请方式不同**: 软件版权在代码写完后就自然受到保护,只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规范,就能获得版权登记。这种保护是基于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的,登记只是对权利的一种确认和证明。比如,一个开发者完成了一款新软件的开发,即使没有立即去申请版权登记,其对该软件也享有版权。而软件专利则需要经过形式审查和实际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是对申请文件、手续等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进行审核;实际审查则要对软件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只有全部满足要求,才能够获得专利权。 **简易程度不同**: 软件著作权获权相对简单,维权也相对容易,但保护力度相对较弱,产生的效益通常主要是通过收取授权费用来体现。例如,一些小型软件公司开发的简单工具类软件,通过获得著作权保护,授权给其他用户使用并收取费用。而软件专利获权比较困难,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和审查程序;维权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专利的有效性和侵权行为的存在;不过其保护力度强,产生的效益不仅可以打击竞争对手,还能隐性地促进企业内技术的研发。比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对于核心技术软件申请专利保护,当遇到侵权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有力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保护对象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强调的是作品的独创性表达。对于软件来说,主要保护的是软件的代码、程序结构、界面设计等具体的表现形式。例如,两款功能类似的软件,只要它们的代码编写方式、界面设计等存在差异,就可以分别享有著作权。而专利权保护的是发明创造,对于软件专利而言,更侧重于保护软件所实现的技术方案、技术思路以及解决的技术问题等。例如,一种新的软件算法或者数据处理方法,如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保护期限不同**: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的50年;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50年。而软件专利权自申请之日起,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