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要素包含哪些内容?


经济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经济合同包含的要素: 合同主体是指参与经济合同签订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他们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例如企业法人需要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独立的财产,自然人需要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正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标的是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它可以是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比如在买卖合同中,标的就是所买卖的商品;在运输合同中,标的就是运输行为。明确的标的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数量是对标的的计量,是以数字和计量单位来衡量标的的尺度。数量必须明确具体,包括计量单位、计量方法等。在合同中约定数量条款时,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否则容易引发纠纷。 质量是指标的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合同中应当明确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由双方协商确定。《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价款或酬金是取得标的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支付的以货币数量表示的代价。价款通常指对提供财产的当事人支付的货币,酬金则是对提供劳务或完成一定工作的当事人支付的货币。合同中应明确价款或酬金的数额、计算方法、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履行期限是指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界限,它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是确定合同是否按时履行或者迟延履行的客观依据。履行地点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接受履行的地点。履行方式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具体做法,如交付方式、运输方式、结算方式等。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为了促使当事人自觉、全面地履行合同义务,保护非违约方的合法权益。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式。解决争议的方法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应明确仲裁机构;选择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应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