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税收核定是怎样的?
我自己开了家小店,属于个体工商户。听说个体工商户要进行税收核定,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想了解下个体工商户税收核定的流程、标准是怎样的,核定后对我的纳税有什么影响。希望懂的人能帮我解答一下。
展开


个体工商户税收核定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对其应纳税额进行核定的一种征收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账册不健全,不能准确提供纳税资料的个体工商户。 从法律依据来看,《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是个体工商户税收核定的重要依据。该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核定。比如,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按照发票和相关凭据核定;按照银行经营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测算核定;参照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同规模、同区域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等。 税收核定的流程一般如下:首先,个体工商户需要自行申报经营情况,包括经营面积、从业人数、月销售额等信息。然后,税务机关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申报的情况以及掌握的其他信息,进行调查核实。税务机关会运用上述核定方法,对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额进行核定。核定结果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果个体工商户对核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重新核定。 税收核定对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有着重要影响。核定后,个体工商户按照核定的税额缴纳税款。如果实际经营情况与核定情况不符,例如实际销售额大幅超过核定销售额,个体工商户需要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调整核定税额。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如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同时,如果个体工商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也可以主动向税务机关申请重新核定税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