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协商后多久能撤案?
我之前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现在和对方协商好了赔偿事宜,想知道协商之后大概多久可以去撤案,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呢?撤案流程复杂吗?
展开


在交通事故协商后涉及的撤案问题,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若交通事故仅涉及民事赔偿部分,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赔偿协议后,是否撤案以及撤案时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从法律上来说,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在多长时间内撤案。只要双方就赔偿等事项达成共识,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不再追究对方的民事责任。这就好比两个人因为一些事情产生了纠纷,后来商量好了解决方案,那他们随时可以决定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不需要有特定的时间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之间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也就是说,在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方面,双方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主张权利或者放弃权利。 然而,如果交通事故涉及到刑事犯罪,比如交通肇事罪等,情况就不同了。一旦立案,即使双方达成了协商赔偿,也不能随意撤案。因为刑事犯罪不仅仅是对受害人个人权益的侵害,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是否撤案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起诉条件,即使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也会继续进行刑事诉讼程序。不过,在量刑时,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谅解等情节会作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所以,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交通事故,不存在当事人协商后在某个特定时间撤案的说法,而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