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收入达到多少需要交税?
我是个个体户,一直不太清楚收入到什么程度就得交税了。身边有的同行说收入多就得交,可也没个准数。我就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里,个体户收入达到多少金额的时候,就必须要开始交税了呢?
展开


在我国,个体户交税涉及多个税种,不同税种对于交税的收入标准和规定是不一样的。下面来为你详细介绍。首先是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个体户如果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或者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时,就不用缴纳增值税。但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就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对于大多数个体户来说,一般都是按照小规模纳税人来交税的。不过,如果个体户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也可以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上述的免税额度规定了。接着是个人所得税。个体户需要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也就是说,个体户要先算出一年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剩余金额,再按照对应的税率来交税。而且,个体户还有每年6万元的减除费用,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比如,一年收入15万,成本、费用等支出是10万,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5万 - 10万 - 6万 = -1万,这种情况下就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要是算出来应纳税所得额是正数,那就需要按照相应税率交税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