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民警看到疑似酒驾的人会怎么处理?


当派出所民警看到疑似酒驾的人时,通常会按照以下规范流程进行处理。 首先是初步排查和控制。民警发现疑似酒驾人员后,会立即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为保障执法过程安全和顺利,民警可能会要求驾驶员熄火,将双手放在明显位置,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现场执法环境的安全,避免酒驾人员因意识不清或情绪激动而做出危险举动。依据《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控制。 接着是酒精检测。民警会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驾驶员进行初步检测。让驾驶员对准检测仪呼气,仪器会快速检测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若检测结果显示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会进一步处理;若未达到,且无其他违法行为,一般会放行。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明确了酒驾和醉驾的酒精含量标准。 如果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可能达到或超过醉驾标准(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或者驾驶员对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有异议,民警会带其到指定医院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测。血液检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是判定酒驾、醉驾的关键依据。 根据检测结果,会进行不同的处罚。若检测结果为酒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若达到醉驾标准,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此外,民警还会完成相关的法律文书制作和证据收集工作,将整个执法过程的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行政复议或法律诉讼等情况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