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银行15天会有多严重?


欠银行15天是否严重,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在金钱损失方面。一旦逾期,银行会收取罚息。比如信用贷款逾期,利率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信用卡逾期,原本享有的免息待遇终止,自刷卡消费起,按信用卡总额万分之五每日累积计息,还可能收取高达欠款金额百分之五的逾期滞纳金 。以光大银行信用卡为例,滞纳金计算公式为逾期金额×0.05%×逾期天数 。 其次,信用记录受损。一般多数银行给信用卡客户约三天宽限期,超过宽限期未足额还款,银行会将逾期违约行为记录上传至全国性信用调查系统,像人行征信系统。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很大,以后办信用卡、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时,看到不良征信,可能拒绝申请。即便能申请,贷款额度可能降低、贷款利率可能提高。 不过,欠银行15天通常还没到特别严重的法律层面。一般逾期超过3个月,银行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按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约定,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冻结贷款人及贷款担保人银行账户存款、查封抵质押财产等。判决后会强制执行财产清偿贷款损失,包括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罚息及诉讼费等。若有能力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将受到法律制裁,担保人在债务人不能偿还时要承担偿还责任 。 相关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 总体来说,欠银行15天已产生不良影响,但及时还款、和银行沟通解释非恶意逾期,或许能降低负面影响。尽快还款才是关键,避免逾期时间延长,带来更严重后果。 相关概念: 罚息:是指贷款方因借款人未能按时足额还款,而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的利息,作为对借款人逾期行为的一种惩罚。 不良信用记录:是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的不良信用行为信息,会影响个人在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进而影响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业务办理。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