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我是一名个体户,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头雾水。每次到交税的时候都很迷茫,不知道该交多少。我想了解下个体户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比如依据什么来算,有哪些扣除项目等,希望有人能给我详细讲讲。
展开


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主要涉及经营所得,经营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通俗来讲,就是把你一年做生意赚的钱,减去进货成本、店铺租金、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还有可能遇到的亏损,剩下的部分就是要用来计算交税的金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这意味着,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对应的税率也不同。例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500元;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0500元;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0500元;超过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5500元。 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个体户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00000元,那么他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200000×20% - 10500 = 29500元。 同时,还有一些扣除项目。根据规定,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60000元/年(5000元/月)。另外,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也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