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该如何确认?


婚后财产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一般来说,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领取结婚证开始,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时结束。 在确认婚后财产时,首先要明确婚后财产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比如工资、奖金,这就是夫妻双方婚后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不管是谁赚得多赚得少,都属于婚后共同财产。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也属于婚后财产,像夫妻婚后一起开公司赚的钱,或者投资股票、基金获得的收益等。知识产权收益,就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婚后因为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获得的经济利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正常情况下也是婚后共同财产,但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那就不属于婚后共同财产了。 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也规定了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情况,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比如你婚前的积蓄,就属于你的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婚后财产。而婚后获得的因人身损害得到的赔偿款,也是个人财产。 在确认婚后财产时,还要注意区分财产的来源和取得时间。如果财产是在婚后取得,但来源是一方的婚前财产,并且能够证明财产的来源,那么这部分财产可能仍然属于个人财产。例如,用婚前的存款在婚后买了一套房子,并且能证明购房款是婚前存款,那么这套房子可能会被认定为个人财产。另外,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或者婚后财产协议,对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这种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