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立案后如何处理,且人已经从监狱出来了?


首先来说说诈骗案立案后的一般处理流程。当报警人报案并获得立案许可后,公安机关会先对报案人做口供记录,了解具体情况,接着去搜集相关证据,展开深入调查。等这些前期工作完成,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后,就会传唤询问犯罪嫌疑人。要是犯罪嫌疑人不配合,在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拘捕审问。 公安部门全面侦查后,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罪行,案件就会被提交到人民检察院审查。检察院审核后,要是觉得具备直接提起公诉的条件,就会向法院提出公诉请求;要是认为证据有瑕疵但还能起诉,就会把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之后再提出公诉请求。 如果受害人自行控告,而检察院认为不应立案,会在15天内向受害人发送不予立案通知书并说明理由。受害人若有异议,可在收到通知书10日内向检察院提出复议申请,检察院会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并给予回复。 关于人从监狱出来后的情况。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是可以依法减刑从而提前出狱的。出狱后,通常要遵守一些规定,比如定期到相关部门报到,接受社区矫正;严格遵守社会规范,不能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要积极寻求正当职业,自食其力;建立健康的社交圈,远离不良诱惑等。 而且,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在之前没有得到赔偿,即使罪犯出狱了,受害人依然可以依据法院刑事判决书中要求罪犯赔偿经济损失的内容,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所以,即使诈骗者出狱,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依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相关概念: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