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袭警罪的缓刑是如何判定的?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袭警罪缓刑的具体情况。身边有人涉及到袭警案件,想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能被判缓刑,判缓刑的话会有哪些具体限制,以及缓刑和袭警情节之间是怎么衡量的,希望能详细了解这方面知识。
展开 view-more
  • #袭警罪
  • #缓刑判定
  • #法律条件
  • #刑法规定
  • #司法实践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袭警罪,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犯罪行为。 而缓刑呢,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条件下,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果罪犯在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这意味着袭警行为的暴力程度不高,没有对警察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比如只是轻微的推搡,没有造成警察受伤,或者袭警行为没有严重影响警察执行公务等情况。 (二)有悔罪表现:比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警察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等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悔悟,表明自己认识到了袭警行为的错误和危害。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过往经历、性格特点、犯罪动机等因素,判断其未来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较低。例如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此次袭警是由于一时冲动且事出有因,事后有明显的改正态度,那么就有可能被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需要考虑社区居民的感受和安全等因素,如果大家普遍认为对犯罪嫌疑人宣告缓刑不会对社区的治安、风气等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不会引起社区居民的恐慌等情况。 此外,即使被宣告缓刑,如果还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同时,法院还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例如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期内进入特定的娱乐场所,禁止其与某些有不良记录的人接触等。在司法实践中,袭警罪判缓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最终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