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网上办理离婚?


在我国,离婚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目前两种方式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部分操作,但不能完全线上办理离婚手续。下面为您分别介绍: 协议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虽然不能完全网上办理,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离婚登记预约。一般可以登录当地民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等相关政务小程序,在上面找到婚姻登记预约入口,按照提示填写双方信息、选择预约日期和办理地点等。预约成功后,双方需在规定时间携带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等材料,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婚姻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发给《撤回离婚登记确认单》,并将离婚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归档。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冷静期届满后,双方需再次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诉讼离婚: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现在很多法院都提供了网上立案的服务。可以登录当地法院的诉讼服务网或者相关的移动微法院平台,按照指引进行注册、登录。然后在网上立案系统中填写立案信息,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请求判决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属、财产分割等)、事实和理由等,并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如结婚证、身份证、财产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等。法院收到立案申请后,会进行审核,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完成立案程序。立案后,后续的调解、开庭等环节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但最终的离婚判决仍需由法院依法作出。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