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该怎么填?


在申请个人所得税时填写工资薪金,需要了解相关步骤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填写准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资薪金的概念。工资薪金所得,通俗来讲,就是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接下来是填写步骤。第一步,确定所得项目。在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中,要准确选择“工资、薪金所得”这一项目。这是填写的基础,选对项目才能正确进行后续申报。第二步,填写收入信息。这里要填写的是应发工资,也就是没有扣除任何费用之前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与任职受雇相关的收入。比如,你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这个月有奖金1000元,各类补贴500元,那么应发工资就是6500元。第三步,填写扣除项目。扣除项目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基本减除费用是每月5000元,这是国家规定的统一扣除标准。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比如,你每月缴纳社保和公积金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每月可扣除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那么总的扣除金额就是5000 + 1000 + 1000 = 7000元。第四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基本减除费用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按照上面的例子,应纳税所得额就是6500 - 7000 = - 500元,由于结果为负数,当月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五步,提交申报。在确认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后,就可以提交申报了。如果发现填写错误,在申报期内可以进行更正申报。填写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时,一定要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确保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填写错误而产生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