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从犯没有非法所得该如何处理?


如果非法经营罪的从犯没有非法所得,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关于非法所得的确认。“违法所得”指的是通过非法经营商品或服务获得的全部收益,再减去经营过程中必需的开支后剩下的部分。要是从犯确实没有获得这样的收益,在判定时可能就不会对非法所得进行追究。 其次,刑事责任方面。即便从犯没有非法所得,但只要其行为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条件,依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没有非法所得不代表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然后,法庭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例如犯罪性质、情节轻重、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后的态度等等。没有非法所得的从犯可能会被认为情节相对较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完全免除责任。 最后,在一些情况下,如果从犯有积极悔过的表现,并且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法庭有可能会考虑给予缓刑。 另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第四条,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中可能判处被告人财产刑、责令退赔的,刑事审判部门应当依法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应当及时查封、扣押、冻结其相应财产。如果有证据显示犯罪嫌疑人曾转移财产或销毁财物,即便没有查到非法所得,依然可以进行相应执行操作。只有在判定需要处以罚金等情况时,才可以执行其合法财产。 相关概念: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违法所得:通过违法经营商品或服务获取的全部收益,减去经营必需开支后的余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