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罪如何处理?


在家暴行为中,涉及到的“家暴罪”在法律上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罪名,与之相关的常见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下面为您分别介绍不同罪名及对应的处理方式。 首先是故意伤害罪,如果实施家暴的人故意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造成轻伤以上的后果,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家暴行为导致对方受轻伤,施暴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若致人重伤,处罚会更严重。 其次是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就可能构成虐待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这里的“告诉才处理”,意思是一般情况下需要被害人自己到法院去起诉,但是如果被害人没办法自己起诉,比如受到威胁等情况,法律也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此外,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家暴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根据该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此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