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找不到人该怎么处理?


当遇到肇事逃逸且找不到人的情况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法律依据。 首先,受害人应第一时间报警。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交警会通过勘查现场、收集证据,如调取监控录像、询问目击证人等方式,来尽力查找肇事逃逸者。 其次,关于赔偿问题。如果受害人有购买车辆保险,在肇事逃逸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可以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赔偿。代位赔偿是指保险公司先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然后再由保险公司向肇事方进行追偿。这依据的是《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在履行赔偿义务后,依法取得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若没有保险或者保险不足以赔偿全部损失,受害人可以在找到肇事逃逸者后,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此外,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赔偿义务人都应当予以赔偿。 最后,肇事逃逸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