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开车故意撞人会怎么判?


醉驾开车故意撞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判定和处罚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从犯罪构成角度来看,醉驾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里的刑事责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而故意撞人这一行为,如果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开车撞人的行为并造成他人轻伤、重伤等后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实施开车撞人的行为,即使未造成他人死亡后果,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若造成他人死亡,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驾开车故意撞人的行为,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撞人造成的后果、行为人的认罪态度等,综合判断是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并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醉驾故意撞人行为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就可能构成此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