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实施校园暴力该怎么判?
在校园生活中,时常出现未成年校园暴力事件,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伤害。比如有的学生被欺负后不知如何应对,家长也不清楚这类行为法律上如何处置。想了解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判决的。
展开


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的判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主要考虑受害者的伤害程度以及犯罪者的年龄等因素,以下是不同情况的分析: 首先,对于造成轻微伤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这种情况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仅造成他人轻微伤,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例如,小明和同学发生冲突,打了对方几拳,经鉴定对方为轻微伤,这种情况下小明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要对对方的医疗费用等进行赔偿。 其次,若造成轻伤,可由被害人或检察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17岁的小王在校园里与他人发生矛盾,用刀将对方捅成轻伤,那么他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再次,重伤以上的情况,则需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在校园暴力中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涉嫌故意伤害罪,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例如,15岁的小李在校园欺凌中,将同学打成重伤,那么他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在犯罪时,法律会考虑其年龄因素,通常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希望通过适当的处罚和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归正途。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