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事件主要从哪些方面解决?


强拆事件的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入手。 首先是了解强拆性质。要判断强拆是合法强拆还是违法强拆。合法强拆通常是在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情况下,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违法强拆则是未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的拆除行为,比如没有合法的征收决定、未给予合理补偿等就进行强拆。 如果是违法强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报警。报警是保障自身安全和固定证据的重要方式。警方出警记录、询问笔录等都可以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的职责。二是收集证据。在强拆过程中,要尽量收集强拆主体、强拆过程等相关证据,比如拍摄照片、录制视频,保存好房屋产权证明、征收补偿协议等文件。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维权至关重要。 接着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被拆迁人可以与拆迁方进行沟通协商,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达成合理的补偿协议。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 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被拆迁人对强拆行为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会对强拆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最后是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协商和行政复议都无法解决问题,被拆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会对强拆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公民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在面对强拆事件时,被拆迁人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