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调解了还算犯法吗?
我和别人发生了民事纠纷,后来经过调解达成了一致。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不知道这种调解好的民事纠纷,从法律上来说还算不算我犯法呢?我想弄清楚这个情况,免得心里一直不踏实。
展开


在探讨民事纠纷调解后是否还算犯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民事纠纷和违法行为这两个概念。 民事纠纷通常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或者财产关系产生的争议,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它主要涉及的是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违法行为则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违法行为可能会触犯民事法律、行政法律甚至刑事法律。 一般情况下,民事纠纷本身并不等同于犯法。民事纠纷的调解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妥协等方式解决争议,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调解就是当事人自愿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当民事纠纷通过调解得到妥善解决后,意味着双方就争议事项达成了共识,通常不会再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为调解的目的就是消除矛盾,恢复当事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双方通过调解重新确定了履行方式和期限,并且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了各自的义务,那么这个纠纷就得到了圆满解决,不存在犯法的问题。 然而,如果在民事纠纷的背后隐藏着违法犯罪行为,即使进行了调解,也不能免除违法行为的责任。比如在一些侵权纠纷中,如果涉及到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这种情况下,民事纠纷的调解只能解决民事赔偿等问题,而刑事责任仍然需要依法追究。所以,判断民事纠纷调解后是否还算犯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在于纠纷本身是否涉及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