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6小时开车危险吗?
昨晚和朋友聚餐喝了点酒,大概喝了一杯啤酒,到现在差不多6个小时了,下午有点急事需要开车出门。我想了解下,就我这种情况,酒后6小时开车会不会有危险啊?被查到会怎么处理呢?
展开


酒后6小时开车是存在危险的。首先来说,判断酒后开车是否危险,涉及到一个法律概念“酒驾”。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并小于80毫克/100毫升;而大于或等于80毫克/100毫升则为醉酒驾车。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因人而异,一般每小时仅能代谢10克至15克酒精。如果喝的是啤酒或者低度的白酒,而且为少量饮酒,比如喝了一杯啤酒,或者半两白酒,10 - 12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开车,如果喝了两杯啤酒或者三两白酒,最好在24小时以后开车。但这只是大致情况,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有的人代谢得快,有的人代谢得慢。 从法律层面看,《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了酒驾和醉驾的标准。如果酒后6小时开车,很可能体内酒精还未完全代谢掉,一旦被交警检测到达到酒驾标准,就会面临处罚。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 - 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另外,即便没有达到酒驾标准,酒精也可能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和操作能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也为了避免受到法律制裁,酒后6小时不建议开车。 相关概念: 酒驾: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并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 醉驾: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