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喝了不少酒,当时心存侥幸就自己开车回家了,路上没被交警查到。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不知道醉驾这种情况是不是犯罪行为,要是犯罪的话可就麻烦大了,所以想问问专业人士,醉驾到底是不是犯罪行为呢?
展开


醉驾是否属于犯罪行为,需要从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来判断。 首先,从法律定义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这里的“醉酒驾驶”,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即属于醉酒驾驶。也就是说,只要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这个标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 其次,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醉驾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它会严重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反应能力等,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醉驾符合犯罪行为的特征。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比如,有些情况下驾驶人刚启动车辆还未驶出多远就被查获,或者是在深夜人烟稀少的道路上短距离醉驾且未发生任何事故等。但这种情况只是极少数特殊情形,总体来说,醉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犯罪行为。一旦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