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主播用假照片让人刷礼物是否违法?


语音主播用假照片让人刷礼物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从诈骗罪的角度来看。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语音主播用假照片,编造虚假身份、虚构事实(比如编造生病、家庭困难等理由),诱导观众刷礼物,且骗取的财物数额达到当地规定的诈骗罪立案标准,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例如,在上海曾有女主播用网购的美女照片诈骗男大学生300多万,该主播就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其次,如果主播的行为没有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也构成民事欺诈行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观众因为主播展示的假照片而产生错误认识,进而给主播刷礼物,观众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撤销该赠与行为。 最后,关于能否要回刷的礼物。如果当事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自愿给主播刷礼物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民事行为,一般没有权利要回;但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刷钱数额较大的,则可以认定为无效的法律行为,是可以要回的。例如,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其给主播刷了数额较大的礼物,法定代理人明确反对或不予追认的,便属无效之法律行为,有可能要求返还。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受害者可以先尝试与主播协商解决,要求其退还礼物;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直播平台申诉,要求平台介入处理;也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进行投诉;还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