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指向性很明显但没有辱骂算犯法吗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内容,感觉指向某个人很明显,虽然没有辱骂的词汇,但总觉得这样不太对。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发微博的人算犯法吗?是民事方面还是刑事方面会有责任,想具体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展开


在微博上发表指向性很明显但没有辱骂内容的言论,有可能是犯法的。 首先来说说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诽谤罪,指的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在微博上虽然没有辱骂,但是故意编造虚假内容且指向性明显,给他人名誉造成严重损害,比如导致他人社会评价大幅降低等情况,就可能构成诽谤罪。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的几种情形,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等,满足这些条件就可能认定为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犯罪。 其次,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可能涉及民事侵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微博言论虽无辱骂,但指向性明显且客观上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比如让他人在一定范围内受到误解、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么就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总之,微博不是法外之地,即使没有辱骂,指向性明显的不当言论也可能面临法律责任。要遵守法律法规,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名誉权: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