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是指税前还是税后?
我在和别人谈生意签合同的时候,价格条款写的是不含税。我不太清楚这个不含税到底说的是税前价格还是税后价格啊,这两者差别挺大的,我就怕之后在价格上产生纠纷,想弄明白不含税具体指的是什么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和财务领域,理解“不含税”是指税前还是税后,需要先明确“税前”和“税后”以及“不含税”的概念。 “税前”指的是在计算应纳税额之前的金额,也就是还没有扣除税款的数额。 “税后”则是在扣除了应缴纳的税款之后剩余的金额。 “不含税”意思是这个价格不包含相应的税款。 通常情况下,“不含税”指的是税前价格。从商业交易习惯来讲,当标注“不含税价格”时,意味着这个价格是没有把税款计算在内的原始价格。之后如果需要开具发票等涉及纳税的情况,税款是要另外计算并由购买方承担或者根据双方约定处理。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纳税义务和税款计算方式等内容。企业和个人在交易中应该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如果交易价格是不含税的,销售方有义务按照规定计算并缴纳相应税款,购买方如果需要发票,可能要承担这部分税款。所以,“不含税”一般对应着税前价格,它是没有加入税款的基础交易价格,在实际交易中,税款要根据具体的税率另行计算。
当然,在具体的交易中,双方可以通过合同等形式明确约定“不含税”的具体含义。如果合同里没有明确说明,按照一般的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定来理解,“不含税”就是税前价格。如果在交易后对于“不含税”的理解产生了争议,双方可以先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比如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仲裁机构或者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来进行判定。